一、专业概述
“民以食为天”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人类对食品供给、营养、健康、安全、美味、方便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水平在现代社会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从世界范围看,目前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产业。食品消费是人生存权的最根本保障,食品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食品产业已成为我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并且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食品在发展我国经济、保障人们健康、改善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日益扩大,食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人才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4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营养学、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在食品科学中综合应用的多学科交叉学科,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性质和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加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开发和创造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美味、安全、方便等需求的新型食品;将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制造。相关学科涉及农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理工结合的特点,覆盖食品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涉及产业面广,包括食品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等在内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毕业生可在食品行业或与食品相关的医药、化工、环境、材料等行业开展工作,就业面广、量大,适合于创新创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1985年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原淮海工学院)建校之初开设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08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涉海重点专业,是海洋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向。每年招生规模2~3个班,现有在校员工300多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工程技术方面受到良好训练,实践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食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及相关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对复杂食品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
(2)理解工程师职责,能够自觉有效地将食品工业过程安全、法律法规、环境、文化等非技术因素融入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树立工程师职业道德与伦理责任,能够在工作单位中成为技术骨干或技术负责人;
(3)能够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角色,具有一定的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专业领域里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能够协同从事食品科学研究、工程项目开发或自主创新创业。
三、团队力量
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11人(含教授级高工)、高级职称比为69.7%、博士学位比为51.5%、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9%,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达90.9%,具有五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达93.9%,有出国访学或学习经历的教师11人,入选省级人才项目5人,企业兼职教师15名。
四、优势及特色
专业依托江苏自贸区和海洋强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区位优势,鱼虾蟹贝藻及特色农产品丰富的区域资源优势,聚焦海洋食品工程、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营养与安全学科方向,服务江苏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需要,坚持“重基础、宽口径、提素质、强技能”的办学思路,构建产业导向的教学体系、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一专多能的团队队伍、立体多维的教学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员工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先进教育理念,按照国际工程人才教育标准,全面实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拥有海洋科学和食品加工与安全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办学34年来,累计培养2000多名毕业生,超过65%的毕业生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食品相关产业。
五、办学条件
为促进员工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近三年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996万元,面积超过2000m2,与企业共建19个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拥有江苏省海洋类优势学科“海洋科学”、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工程”、校级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等3个学科和江苏省科技厅的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发改委的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连云港市泥鳅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连云港市海洋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加工研究开发中心等市级平台,连云港肉制品研发中心等校企共建平台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加工实验室等7个实践教学平台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省级平台
啤酒实训生产线
多功能饮料实训生产线
鱼糜制品实训生产线
焙烤食品实训室
感官鉴评实验室
工程设计室
核心关键设备
分析测试仪器
六、教育成果
专业大力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教学改革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5年,先后有100余名员工参与各级创新项目,承担省级以上大创项目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期刊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超过50%的在校员工参加了行业协会或企业举办的各类科技竞赛,获得江苏省大员工食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互联网+”大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余人次。
学子在第一、第二江苏省大员工食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
学子在江苏省“互联网+”大员工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
学子在企业冠名食品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
教学综合改革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七、员工就业前景与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食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及其相关的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等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工程设计等工作,也可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还可继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八、近三年就业率和考研率
近三年就业率平均达95%,考研升学率平均达25%,2020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27人,较去年增加12人。毕业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多数员工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技术骨干。